食補養生,秋燥不上身
忽冷忽熱的天氣,再加上雨勢不定時的降臨,身體、肌膚是不是也跟著不穩定呢?逐漸轉入寒冷的氣候,早晚可以感受到明顯涼意。然而肺氣旺於秋,氣易因秋燥所傷,容易發生肺部疾病,如感冒、過敏性鼻炎、氣喘、蕁麻疹等,秋主收斂、重在養肺,因此「潤肺滋陰」為秋季養生原則!

中醫說的「肺」除了指肺臟外,還包含口、鼻、氣管、呼吸道、皮膚等,主管體外防禦力,以及體內免疫系統、水分代謝,秋燥會傷肺並耗損人體水分,進而出現口乾舌燥、皮膚乾癢、乾咳等症狀,甚至口角發炎、鼻出血、呼吸不順,而中醫五行「肺」與「大腸」相表裡,不少民眾此時也受便秘所擾。

食補解秋燥 白色潤肺食材是首選
1.銀耳:
潤肺生津、提神,緩解皮膚乾燥、搔癢。
2.蓮藕:
清熱疏鬱,含鈣、磷、鐵及維生素C。
3.梨子:
潤肺止咳、清熱解毒,治乾咳、便秘。
4.山藥:
滋陰養肺,調整代謝、潤膚通腸。
5.芝麻:
養陰潤燥,緩和津液不足而致之便秘。
6.百合:
清潤甘甜,潤肺養顏,止咳、鎮靜安神。
備註:白色食材屬性多較為寒涼,如:水梨、白蘿蔔、洋菇、白菜等,過敏體質不宜多吃。建議可以挑選經過發酵處理的白色食材,其性味經發酵工序而轉變,即使體質過敏亦可安心潤肺養生。
除了從食招來健康,也記得從作息、運動、保養多管齊下過好秋。
作息:保暖並調整作息正常
1.切忌熬夜,盡可能的早睡早起、與雞俱興,維持睡眠充足。
2.日夜溫差大,採洋蔥式穿搭,適時為自己加件衣服保暖。
3.放輕鬆、保持心情愉快,笑能宣肺,使呼吸通暢。
運動:關節保暖養護要做好
1.量力而為,循序漸進,以微微出汗為宜。
2.做足暖身,身體都熱起來才開始運動。
3.使用鼻子吸氣,肺部吸滿空氣,才不容易喘。
保養:注意防曬與日常保養
1.避免過度日曬,進行戶外運動前務必做好防曬。
2.秋冬保養首重保溼與滋潤,補充身體足夠的水分。
3.避免使用烤箱或泡溫泉,減少水分、油脂流失。